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组织机构 >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以调研破题:集团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并转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3-07-04  来源:

以调研破题:集团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并转化应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地铁集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约集团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等,研究确定了7项调研课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先后深入基层一线24个点位摸实情,解决27项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并转化应用。

“问”一线情况,“解”智慧赋能之惑—国内首创集跨工区联动、安全教育、实名制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门禁系统。

针对建筑行业仍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有工地门禁系统不适用于线性工程、实名制管理实行不够彻底、安全教育质量不高等现状,地铁集团以工地门禁为准入关口,历经现场调研、需求分析、案例分析、系统设计、联调联试等多个环节,研发管理平台,对劳务人员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把控。

新研发的智能门禁系统是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现场监控、实名制管理、考勤考核管理、预警管理、安全教育、应用分析及移动端等八个功能模块融合一体,以分包单位各班组为最小管理单元、以务工人员个人信息为管理对象的多模块管理系统,是实现人员数据分析、移动端显示等功能的智慧化施工现场管理工具。

相较常规工地门禁系统,人员进出跨工区联动管理、参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实名制自动考核、可强化劳务人员身体素质和安全教育管理,系统自带手机端APP,可实现手机远程管理、随时随地监控,并与地铁集团监控中心实时联通。不仅打破了只能在一台设备操作的局限性,更实现了对现场劳务人员安全教育、入场权限、人员动态等环节的“全流程、强关联”融合监管,是国内首创。

目前,此系统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证书,地铁7号线丽江道站也成为天津地铁首个推广应用智能门禁系统的施工点位,现阶段系统录入了12个班组,共计劳务人员246人,所有人员只能通过门禁进出,不仅能实时掌握在场人员情况(年龄、工种、男女比例、进出场人数等),可对安全教育、超时未打卡、超12小时未出场等情况预警,可更直观地看到现场工人的安全状态,确定现场是否安全。应用以来,项目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问”突出问题,“解”安全发展之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管控天津市首条市域(郊)铁路施工安全.

针对国内在市域(郊)铁路建设施工质量安全管控的探索与实践处于起步阶段,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市域(郊)铁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安全风险预控不够系统等现状,地铁集团深入研究天津市域(郊)铁路的投融资模式、组织管理特点和质量安全痛点,主动向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学习,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以实现全过程质量安全预防预控为目标,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质量安全管控模式:一是安全管控信息化。打造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搭建软件平台并在现场安装各类硬件设施,已经实现实时视频监控、设备远程监测、AI行为分析、安全生产移动巡检等16方面功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二是填补标准空白。目前国内市域铁路质量验收相关技术标准尚属空白。地铁集团积极推动参与相关标准编制工作,目前已出台4项团体标准,正在编制11项地方标准,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质量验收资料管理规程和资料电子化等相关工作。三是优化质量安全责任制度。根据项目实践不断优化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责任明确、内容清晰、标准统一、流程格式化的制度机制,确保现场人员作业行为、施工设备机具、作业环境、施工材料和构配件及施工质量等的可靠。定期开展天津市域(郊)铁路质量安全培训教育、技能竞赛和管理评优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

天津市域(郊)铁路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管控日益科学、精细和高效,截至目前,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00%,桥梁下部结构完成100%,桥梁上部结构完成95%,项目安全平稳有序推进。

“问”行业专家,“解”减碳节能之困—降低建设过程碳排放,实现市域铁路低碳绿色发展从“01”新突破。

针对市域铁路建设期碳排放显著,包括市域铁路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研究多以生命周期视角切入、主要关注运营期碳排放、对建设期碳排放关注较少的现状,地铁集团调研了市域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减碳措施开展情况,并组织参建单位及行业专家进行座谈,归纳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先进的减碳技术和工法,识别各种材料、工艺、技术、工法、产品等的减排能力和潜力,提出“研发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新一代城轨柔性直流供电系统”“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应用智能照明技术”“探索绿色减排施工技术”“引入自然采光技术”等系列举措。

目前,已实现智能照明技术的应用和绿色减排施工技术的探索。例如,在市域铁路梁场采用智能张拉机、压浆机,变人工操作为智能机械自动控制,实现远程监控,全过程系统自动运作,有效降低成本。采用自动喷淋养护设备,基本实现了过程全自动控制。后续,光—储—直—柔技术将随静海线开通同步应用,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新一代城轨柔性直流供电系统计划年底完成架构设计。

“问”字为基,“研”字为要,“解”字为纲,地铁集团将继续牢固树立研以致用的理念,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真正做到将对策提在需要时、措施想在关键处、思路用到发展上,找到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新招,把一个个调研成果转化为一项项破解难题的实际举措,真正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推动天津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