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工程公司外派两名同志代表集团到蓟县杨津庄镇开展帮扶工作。两年来,帮扶组的两名同志守职尽责,主动服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接地气、摸实情、解民意、办实事,为帮扶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市帮扶办、蓟县帮扶办、杨津庄镇政府和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 一、情系群众,走访慰问抓基础。驻村伊始,帮扶组就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由于帮扶组只有两名成员,又帮扶两个村(其他单位都是一个村三名帮扶成员),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量特别大。他们就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整理材料、梳理问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开会研究,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村情民意。两年来,他们先后入户走访21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2篇,发放民意调查表240份,组织党员座谈学习21次。通过调研,对帮扶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王家浅村村庄大、人口多,建设缺少规划,柴草粪便随意堆放在街道两侧,杂乱无章,很多村民仍在院内养殖,人畜混杂,排水渠垃圾成堆,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里部分电力设施老化,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代庄子村大部分道路还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农忙季节拉庄稼的车都无法进入,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针对这种情况,集团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帮扶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与广大村民一起清理路旁柴草垃圾,清扫街道、排水渠,铺设路旁花砖。截止目前,王家浅村铺设街道两旁花砖2000米,清理排水渠1000米,清理垃圾160车,集中治理垃圾处理点2处,修建绿化花池10个,更换了部分老化电力设施,为村民生活提供了方便。累计为代庄子村硬化道路5250平米,在代庄子村道路硬化项目施工期间,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在施工现场,与村干部一起检查施工情况,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王家浅村一改街道脏乱差的景象,村内景色焕然一新,老百姓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民心情舒畅了;代庄子村路修好了,村民再也不用为农忙季节庄稼拉不进来发愁,各个喜笑颜开。
二、注入真情,踏踏实实搞帮扶。津蓟铁路从王家浅村中间穿过,将村子分为东西两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儿童上下学要从铁路道口穿过,中间铁路道口却无人看守。由于火车车速太快,每年都有行车事故发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老百姓每逢从此经过都提心吊胆。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重视,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利用自身对铁路部门熟悉的优势,制定有人看守道口两个解决可行性报告。方案确定后,他们与镇政府一起共同起草《关于王家浅村铁路道口改造申请报告》,并向铁路产权单位北京铁路局天津办事处提出了申请。由于该条铁路已运行多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不辞辛苦多次到北京铁路局天津办事处进行协调,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目前北京铁路局已修建两个有人看管铁路道口,方便了广大村民的出行,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扬。“关心困难群众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帮扶组了解掌握帮扶村28个困难户情况,将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时刻记在心里,逢年过节到困难户家中看望,拉家常,问生活,关心的话语温暖着困难群众,集团拨付两万元慰问金,先后对帮扶村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帮扶单位的关怀。三、立足长远,一心一意促发展。对于结对帮扶工作,他们始终牢记上级嘱托:“发展集体经济才是硬道理,帮扶工作要把‘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否则我们离开困难村后,农民的生活还是会陷入困境。”驻村之后,他们多听多看,积极为帮扶村寻求富民强村之路。他们高度重视“一村一策”经济发展方案落实情况,与村两委班子共同调查研究,根据村里具体情况,根据老百姓实际需求,多次与市农委技术帮扶组交流沟通,最终确定了帮扶村“一村一策”经济实施方案。代庄子村有多年肉牛养殖史,他们走遍20多个养牛户请教养殖经验,常常在牛棚里一待就是半天,最终确定了建养殖场,进行规模养殖的方案;王家浅村有一闲置坑塘,旁边是集体用地,根据这一情况,他们多次向养殖水产专家请教,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与村“两委”共同制定了坑塘养殖淡水鱼、集体用地种植果树的经济实施方案。由于方案做的科学严谨,符合两个村的实际需要,目前这两个方案已得到市农委的批复,市政府400万直补资金已拨付到蓟县农委。两年来,帮扶组的两名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辛勤汗水为集团争得了荣誉,很好地展现了工程公司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工作组先后被市委组织部、蓟县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工作组”,帮扶干部张庆怀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