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党群工作 > 主题活动

塞罕坝52年 执着“追梦” 把爱交给青山绿水

发布时间:2018-11-20  来源: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专访】塞罕坝52年 执着“追梦” 把爱交给青山绿水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境北,52年来,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使命、不畏牺牲,成功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夺取了治沙造林的重大胜利,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绿色奇迹。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世界最大人工林:从“高、远、冷”到“美、绿、香”

  主持人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前沿。自1962年2月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可以说历经52年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成功建造出森林总面积112万亩、资源价值超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为华北地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今天做客直播间的有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党委书记刘海莹,刘书记您好,可以说今天的塞罕坝和52年前比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差距,请您向网友们介绍下,52年前的塞罕坝和如今的塞罕坝有哪些不同? 

  刘海莹好的。各位网友好!塞罕坝地区过去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清朝末年,国势衰微,使原来千里松林的塞罕坝,变成了荒芜人烟,白沙裸露的荒芜地区。 

  1962年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场,当时确立了四项建设任务:第一项就是建成用材林木基地;第二,改善当地自然面貌,为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第三,研究集累高寒地区育林和造林经验;第四,研究集累大型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经验。 

  可以说经过52载我们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把这四项任务已经超额的完成了,现在是满目青山。 

  主持人:可以说从北曼甸一棵孤松的深刻思考,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基地;从‘高、远、冷’的塞北荒漠,到‘美、绿、香’的高原明珠。刘书记,您多次提到,传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首先要追溯塞罕坝精神的成长足迹,那请您以时间为轴线,简要地为网友们介绍下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轨迹? 

  刘海莹:好的。建场之初,塞罕坝地区的条件是非常差的,从生活条件上来说,尽管原来那个地区有200多人,并且有3个小林场,但是居住条件十分的简陋,也很拥挤。1962年建场以后林业部分配了1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又从地方调集了几十名干部,这样又涌入了一百多人,所以说首先住就成问题了。他们就改造仓库,这样还不够住,就搭马架子窝棚,把住的问题解决了。 

  接着是吃的问题,在那个地区能够生长的农作物是很少的,只能生长高寒地区的土豆和莜麦,他们当时的主食是莜麦面和土豆,副食是极其缺乏的。 

  交通条件来讲地处非常的偏僻,没有电,文化娱乐生活也是很枯燥的。 

  第二方面是技术的困难。建场的目的就是为了造林,但是在国际国内同类地区还没有造林和育苗的经验,创业者们在头两年从东北地区调来绿化木进行造林,两年都失败了,后来总结经验认为要想在塞罕坝地区造林成功,首先要自己育苗,由此科技工作者开始进行技术攻关。首先攻克了在高寒地区育苗这一关,由此在塞罕坝地区育苗成功。之后又改造了苏联进口的植树机,将它由原来的在平坦地方的性能,改造出了能适应塞罕坝地区的性能,这样机械造林也成功了。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大规模造林的序幕。 

  进入80年代以来森林逐渐长成了,我们又依靠科技,进行森林的科学经营的研究,指导着我们把森林经营得更好,发挥效益。 

  到了今天我们还在进行攻坚造林,就是这个地段栽树已经很难了,表土非常薄,石头非常多,需要把表土放在一边,把石头捡出来,然后从其他地区补上土,这样才能保证所栽种的树木成活。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领导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厂长田军同志,他亲自带队,亲自指导,每年我们的进度在八千到一万亩,并且我们还自筹资金,补充这部分资金的不足,也是为了更好的把这块荒山、荒地绿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