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安全运营为根基,切实履行站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站区党员和青年职工冲锋在前、护航运营、守护平安,用拼搏奉献凝聚发展合力,以担当作为贡献巾帼力量。
抓准政治方向,切实履行职责
她切实履行公司党委大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支部“第一议题”对标到提升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上来,带领党员冲一线、助生产、保安全,“把支部建在管理构架中”,实现重点岗位党员先上,制度执行同频共振;推进党员做业务的宣传人、管控的吹哨人,织密一张安防“大网”。以“三会一课”、每天一篇电子有声书等学习形式,通过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相结合,宣讲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建立两个整改清单,按照“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要求,切实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融入各项运营工作中。推动了党性修养与岗位建设融合,创新了党员履职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
提升服务品质,打造轨道品牌
聚焦服务品质提升,梳理完善“一站式+暖心”工作细则,确立“四化八有”服务工作法,以“海棠服务示范岗”不断擦亮品牌,助力周邓纪念馆站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深化周邓纪念馆站红色主题车站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让车站每一名青年都能通过学习伟人精神躬身为民出实招,砥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担当。通过打造母婴室、海棠便民箱,持续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便捷服务。持续开展“海棠轮值计划”,截止目前累计服务时长达1184小时。通过乘客意见表,收集市民乘客乘车诉求,以解决群众“急难盼愁”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乘车难题,答好“为民造福”民生问卷,以真抓实干践行初心使命。
同时,周邓纪念馆站还定期提供主题车站免费讲解服务,截止目前累计开展60余次,受众百余人。车站结合不同受众群体,创新通过“授课式”讲述、“沉浸式”体验、“文艺式”传播等多种讲解方式,更好的发挥周邓纪念馆站的社会服务功能。
搭建服务平台,落实为民办事
坚持打通为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与社区搭建服务阵地,把志愿服务推进社区;通过与残联康复中心搭建关爱平台,让暖心服务融入社会每个角落。围绕“全国爱耳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在天塔站、红旗南路站、市残联康复指导中心、王顶堤林苑北里社区累计开展超过50余次各类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与康复服务中心开展24期“关爱星星的孩子”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20小时,并获得康复中心颁发的“2021年度爱心合作单位”和“志愿者星级证书”。
立足岗位办实事,躬身实干创品牌。伴随3号线一起成长,她用实干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担当,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