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集团先进工作者
地铁集团第二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呙晶
呙晶是地铁集团第二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岗位上一棵年轻的“白杨”。十年里,在不停的角色转换与磨练实践中,他以青春的活力,坚毅的品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刷新着天津地铁建设事业的新成绩。
在学中做 于做中学
刚刚走出校门的呙晶,来到了天津地铁集团,一入职就被分配到当时正处于建设推进期的地铁2号线项目。部分车站的管线切改,西减河泵站、跃进路泵站的土建和外部电源工程,以及后续的站体配套竣工实测等各项事无巨细的工作一下子摆到他面前。
刚毕业就被委以重任,在呙晶看来,这是组织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肯定,更是一种殷切的期望。“工作的过程就像在开采一个知识宝库”,他积极主动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取经,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逐渐适应了地铁建设管理工作的节奏。但呙晶并不满足于此,白天,他奔波于现场,主动与产权单位、主管部门对接,细致梳理前期工作难题;夜晚,他条分缕析、总结得失,详细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周边群众和车辆在雨季通行困难,呙晶就带领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地勘测,确定排水疏解方案,确保在汛期来临前两座泵站如期完工投用。
于淬炼中不断成长
2016年底,呙晶来到地铁10号线屿东城站及终点盾构井,负责现场全面管理工作。作为地铁10号线一期终点站,主体基坑西侧紧邻紫玉园小区及二层商铺,十分容易发生漏水涌砂现象。可是呙晶并没有被吓退,他硬是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工地对面,带领现场人员不断优化方案、监测数据,组织土方作业班组“三班倒”并顺利化解了18次大大小小的险情,提前半个月顺利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屿东城站地下三层盾构始发需下穿地铁2号线,隧道顶部距离2号线轨面仅4.4m,风险极高,又正值国庆假期,客流成倍增长,情况更加棘手。“我不能走,总有办法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他。最终他决定采用水平冻结加固和全套筒始发辅助措施,同时对既有线进行自动化监测。始发期间,他更是绷紧了弦,日夜坚守在现场和视频监控室,及时与运营公司通报盾构掘进参数,直到盾构机已完全通过2号线车站,确认屿东城站和既有2号线都“毫发无损”,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为了承诺,义无反顾,值了!
2021年10月,呙晶积极响应集团工作,加入到地铁4号线南段保开通工作小组中,负责民航大学站收尾工程及开通准备工作。距离通车运营的节点已不足百天,而现场还有大量的任务需要完成。“新的任务就是新的挑战,坚决不能辜负对百姓的承诺。”呙晶日行万步,调研梳理各单位施工任务完成情况、排查剩余的工作并形成清单逐个销项;夜里还要赶回集团参加保开通例会,向施工单位反馈巡查情况、亟需完成的施工任务等;会后还要马不停蹄地返回工地,参加区间隧道的垃圾清理或质量问题排查,当任务结束从隧道走出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对于家人,我亏欠的太多,但保4南开通是地铁集团甚至是天津市民的头等大事,不仅是我,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辛苦。但今天我们多洒下一滴汗水,通车时便会多一份欣慰。”“纸飞机”形状的出入口搭建完成、地铁4号线南段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完成,谈起一桩桩奋战抢工的战果,呙晶依然心潮澎湃。
已过而立之年的呙晶,把天道酬勤当做人生信条、用爱岗敬业诠释着自己的价值,当好地铁建设战线上的“小白杨”,是他的初心使命,更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