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目的
城市发展公司是轨道交通集团资源开发板块重要生力军,经营范围涉及地铁上盖开发、土地综合开发、城市更新、产业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及能源类投资等多种业态。公司现有职工83人,其中党员47名。多年来,公司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双林、南马集等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成功进驻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区和中东欧特色小镇,与政府合作开发建设了静海团泊示范镇、光合谷园区、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小外静海校区、北辰大张庄示范镇等一批民生项目。
南马集车辆段地铁上盖规划效果图
为深入贯彻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提质增效目标,公司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效益型”党建品牌创建,在服务职工成长成才、促进项目开发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展现“城市发展我先行”的使命担当。
二、案例内容
一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围绕企业发展中心任务,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激发党员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提升各级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在重点项目建设、拓展项目落地、产业经营管理、风险质量管控等重要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是产生积极社会效益。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政府作劲,为百姓谋福,协助做好团泊新城东区运维工作,加快推进北辰大张庄示范镇建设,关注中小学课外教育实践,完善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功能布局,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带动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三是实现良好生态效益。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双碳”行动,在项目建设过程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探索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通过改造光合谷湿地公园,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四是增强企业管理效益。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多渠道培养、选拔、使用人才,创新监督管理和教育,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效益。
三、主要做法
(一)用科学决策把好企业发展“方向盘”
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作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坚持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轨道独有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地铁上盖开发、土地综合开发、城市更新同向发力的新局面。坚持绿色发展,加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团泊示范镇建设中的应用,累计获得专项扶持资金1100余万元;将团泊原有的废弃坑塘、盐碱地改造成湿地公园,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坚持创新发展,长期探索实践并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三区联动”新型开发模式。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坚持共享发展,高标准建设团泊示范镇、大张庄示范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光合谷园区为当地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开放发展,精心打造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在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完善党总支委员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和法人治理主体“1+3”权责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2021年共召开党总支会25次,审议企业经营类重大事项50个,制定29项制度和办法,保障了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集团党委工作要求在企业落地生根。探索创新参股企业管理模式,安排1名同志兼任中东欧特色小镇项目平台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把好经济效益取得方向。
团泊示范镇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光合谷园区打造高品质生活休闲度假胜地
(二)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党员包联群众工作,多方协调、紧急筹措6000只口罩赠予运营集团,为地铁防疫贡献力量;抢种10余种速生叶菜,推出便民宅配送服务,有效补充市民“菜篮子”,光合谷园区累计免费接待全国医务工作者3300人次;北辰项目部全体党员保生产、防外溢,与1000多名施工人员吃住在工地,以实际行动筑牢防疫堤坝。服务全市防疫大局,硬钢奥密克戎,文旅项目24小时内改造提供隔离用房832间,累计接待4000余人次隔离观察人员和海河医院医护人员,国务院督导组、市、区有关领导多次到现场慰问检查指导工作,对公司为全市防疫工作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文旅事业部硬钢奥密克戎
北辰项目部保生产防外溢
(三)用急重任务锻造攻坚克难“突击队”
公司党总支组建6支党员突击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资源经营开发专班,推进双林、南马集等地块前期论证策划工作,控规修改均获得市政府批复,为下一步开发奠定良好基础。积极配合集团对接静海区政府,仅用半年时间促成津静市域铁路成功落地,今年又签订了二期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正在拓展周边开发项目,以反哺地铁建设资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员骨干紧密对接北辰区各委办局,推动前期手续办理,并与总包单位开展党建共建和劳动竞赛,确保大张庄示范镇B地块32万㎡还迁区顺利开工。与政府联合成立党员维修服务队,上半年累计接待示范镇130余条报修,已解决70余处屋顶、外保温修复,小区道路修护3000㎡,同时完成了团泊东区绿化养护、道路扫保、环境治理等运维管理,为团泊镇创文创卫做出贡献。
组建党员突击队
党建共建+劳动竞赛=安全质量
(四)用重点项目搭建战略发展“新平台”
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天津市教委、静海区政府合作开发建设了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2021年“六一”开营至今,累计接待了近6万人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研发了7个课程体系73门专业课程,涵盖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部课程体系,成功申报为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津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南开区团委共建红领巾实践营相继落户中心,助力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双碳”行动,结合现有场站、车辆段与能源企业合作,实施地铁6号线大毕庄车辆段光伏发电,预计年均发电量约650万度,年均节约标煤约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吨。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达到160亿元,近五年平均利润约1亿元。
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开展课外实践教育
大毕庄车辆段探索光伏发电
(五)用人才队伍点燃企业发展“发动机”
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薪酬绩效管理办法,实行绩效增减和末位淘汰,促进企业管理效益不断提升。树立不唯年龄、不唯资历的用人导向,近两年先后有4名年轻后备干部转正,内部竞聘1名副总经理,提拔3名领导人员充实管理力量,6名干部内部岗位交流,3名管理人员不再保留原职务,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研究制定了《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员工晋升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企业人才信息库,7人入选集团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库,5人入选集团“薪火工程”,1名年轻干部任职交流至集团。实施业务骨干兼任支部委员机制,调整1名党支部书记、2名委员,更好地促进支部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融合。近年来,多位优秀干部获得过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市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结对帮扶困难村优秀驻村干部等荣誉。
(六)用纪律建设扎牢企业发展“安全带”
试点成立监督执纪小组,制定工作指引、组员会议议事规则及政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提醒和监督。与大张庄示范镇参建单位开展联合政治监督,结合企业特点开展土地综合开发监督工作,为项目平稳运行保驾护航。每年开展中层管理人员集体廉政谈话,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讲廉政党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制定《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职工队伍廉洁干净从业负面清单》,划出“红线”、“底线”,确保既要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警示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守牢红线、底线、高压线
四、成效启示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公司在党建工作创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上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总得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迪意义可供借鉴:一是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领导和决策机制更加完善,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二是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广大党员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拧成一股绳,聚精会神谋发展,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活力充分释放。三是党员主体地位得到有效保障,教育管理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干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