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大清河上,大清河南堤堤坝上,白杨挺拔,红旗飘扬。
昨天,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书写“天津轨道交通建设防汛抗洪突击队”的红色旗帜格外鲜亮。“我们轨道交通组织了2支各100人的突击队,防守在大清河南、北堤两岸,自10日晚到位,已经坚守了整整5个日夜了。”说这话的是闫伟,轨道交通旗下地铁集团总经理。
在闫伟的描述里,这5个日夜,突击队成员们自在堤岸上集结那一刻起,就吃住在堤岸边,迎风雨、巡河堤、固堤坡……
“11日夜间预报有雨,大家都很紧张,12日凌晨果然下起暴雨,眼看着水位上涨,大风刮起彩条布,突击队员们整宿巡视在堤坝上,一开始还穿着雨衣、戴着雨帽,不一会儿就全身湿透了。队员们分成10人一组轮流休息,休息的时候就到旁边的大巴车上靠一会儿,眯个一小时又该起来了。”轨道交通第二突击队队长谢立伟说。
扬着手中鲜红旗帜的是第一突击队副队长侯永兵:“我们的突击队员都是自愿报名,在1000多名员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8月6日,市国资委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要求,在轨道交通集团、城投集团、城建集团这几家国企工程一线党员干部职工中挑选出500余人,组建成5支国资系统防汛抗洪救灾党员应急突击队;8日,这5支突击队经过政治动员与业务培训后,全部在出发地点集结到位,通宵待命;10日晚10时许,因上游河北省文安县发生决口,5支突击队全部到达静海区北茁头村千里堤,当晚按照各自任务分赴各具体点位执行抗洪任务……
侯永兵的团队里有一位19岁的“小兵”姜春洋。“我是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现在轨道交通集团实习,听到成立突击队的消息,马上报名了。通过这些天抗洪实践,虽然很辛苦很累,但也挺自豪,因为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出一份力,看到在风雨中冲在前方的共产党员,很受激励,条件允许的话,我也要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姜春洋说。
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的“静好”。
(节选自《是他们,给予了我们“静好”》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