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为“轨道上的京津冀”贡献天津轨道交通力量 ——访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

发布时间:2023-11-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10月底,津兴城际铁路开始按图行车试验,进入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津兴城际铁路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线路起自天津西站,终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全长100.79公里,预计2023年底开通运营,届时将打通京津之间第4条高铁通道,实现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6分钟通达,对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也在加速建设。其间,天津轨道交通是如何推进具体工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轨道交通建设上率先实现突围,并不断取得可见成效的?中国经济时报专访了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

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取得实质成效

中国经济时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作为天津市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做了哪些具体的举措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吴秉军: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己任,把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全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以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深入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与“排头兵”的企业战略定位,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全力推进“四网融合”,构建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线和城区线组成的“多层级、广覆盖、差异化、一张网”的全出行链轨道交通系统,加快形成京津冀绿色交通网络的骨骼系统。

截至目前,投资建设京沪高铁、津秦客专、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南环铁路等合作铁路项目。

一是已建成城际铁路和高铁铁路项目7个,通车里程约410公里,京津两地间已形成三条高铁通道,初步实现京津雄0.5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至1.5小时通达。形成京津冀核心区“四轴八放射”中的京津轴,打通了东北至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方向的高铁通道,强化了天津作为沟通关内外咽喉的功能定位。

二是轨道交通集团按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部署,全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实现新突破,参与出资津兴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南段和津潍高铁天津段,在建里程约100公里,项目建成后,在形成京津冀核心区“四轴八放射”中津潍轴的同时,打通京津两地第4条高铁通道,将进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三是投资建设的西南环线、蓟港铁路等货运铁路,对打通天津南疆港、南港、临港辐射全国的集疏运通道,提高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合作模式推动轨道交通高效投资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在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的过程中,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已通过一系列工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成效。这背后是基于哪些工作机制和安排,未来又将如何影响和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落地?

吴秉军:“轨道上的京津冀”是京津冀各方力量共同合力推动建设的。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深度参与,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相关会议精神,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于20153月共同出资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20201228日该公司完成改革重组,注册资本800亿元,股东变更为中铁投资集团、北京京投、天津铁投集团(轨道交通集团全资子公司)、河北建交投。轨道交通集团作为天津市出资代表,科学制定投资计划,履行股权出资职责,密切加强与合作单位交流对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助力区域铁路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集团出资建设京滨、京唐、津兴城际铁路项目,其中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北段已于202212月开通运营,京滨城际铁路南段于202211月开工建设,津兴城际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开通运营。

数字科技助力区域轨道交通智慧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创新驱动是提供未来不竭发展动力的“金钥匙”。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在科技创新和服务发展上,是如何通过具体作为和项目建设,更好地服务地区发展和人民对高效、便捷、绿色交通出行需求的?

吴秉军:打造和实现高效、便捷和绿色交通出行是贯彻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天津市自身也对智慧城市建设和绿色城市轨道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部署。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天津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轨是先行领域,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制定了《智慧城轨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目标(2021-2023)》,围绕构建“智慧建设、智慧车站、智慧运维体系、智慧调度指挥、智能安检、智慧出行”等六大平台作出部署和安排。

立足天津轨道交通双城、多运营主体的新格局,建立了基于混合式大数据架构的智能线网运营调度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搭建了集实时监控、调度指挥、应急联动、运营评估与线网运营组织策略于一体的成套技术体系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该项目正在申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

在绿色城轨建设方面。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要求,组织编制《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从“绿色规划先行、节能降碳增效、智慧赋能绿建、绿色能源替代”等七个方面全面推动集团绿色转型发展。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通过“光伏+地铁”模式,打造了绿色城市轨道新样本,高效利用天津地铁2号线、6号线、9号线部分车辆段内剩余和夹缝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今年底,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将建成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单体规模和发电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2024年底,天津轨道交通光伏总规模及发电总量将跻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位。

“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让天津本地发展和居民受益。2019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津静、津宁、津武市域(郊)铁路项目均位列其中。天津轨道交通集团第一时间吹响了推动市域(郊)铁路项目投资建设的“先锋号”,探索创新市域(郊)铁路投融资模式,成功推动津静市域(郊)铁路项目首开段于2021年实现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开通运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正在积极研究施工周期更短、建设费用更低、客流强度适中、适用场景更加灵活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助力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