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聚焦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强根铸魂”行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六化建设”,按照“发挥优势、培育品牌、引领发展”的思路,扎实开展“一公司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品牌创建之路。
集团党委以“7047精神”为统领,创新构建了“1+4+N”党建品牌矩阵,在地铁建设领域创建了“融合式”党建品牌,在地铁运营服务领域创建了“红铆钉”党建品牌,在商业经营领域创建了“抱抱+”党建品牌,在资源开发领域创建了“城载初心 城就未来”党建品牌,以业务条线的4个系统子品牌为骨架,持续拓展基层党组织特色党建为延伸的轨道交通集团党建品牌、党建案例、党建课题,为抓好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总结了经验,开拓了思路。
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即日起,集团公众号将开辟党建品牌巡展专栏,全面展示荣获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品牌、优秀案例,进一步讲好品牌故事,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不断探索抓党建强党建的新路径、新模式。
今日展出的是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地铁集团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红纽带”党建品牌。
红纽带
天津市市域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
提要:中共天津市市域铁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红纽带”党建品牌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沿线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等各方力量,共建“幸福线”,服务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一、创建背景
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以下简称“津静市域铁路”)是天津市第一条市域铁路,是连接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区之间的重要线路,具有极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是实现我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关键环节,全长约13.4km,南起团泊健康园站,途经静海和西青两个行政区,最终与天津地铁5号线京华路站接轨。9月28日,津静线与地铁5号线京华东道站同步建成贯通运营,实现了外围新城、对外枢纽和城市中心的快速通达,有效引领沿线区域经济跑出“加速度”,是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撑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举措。
二、品牌名称
红纽带
三、品牌标识
“红纽带”标识以“爱心、握手、纽带”组成,图案整体配色为红色,象征热情和共赢,上方的方形图案象征津静市域铁路项目,下方的握手状图案标志各方用爱心紧密联结,又象征紧密团结的纽带,整体布局意喻津静市域铁路项目在“红纽带”各方紧密配合,团结协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各方合作共赢。
四、品牌理念
“红纽带”品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串联城市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方面与参建单位开展共建交流,经验互学、活动联办、安全联保、人才共育,全面推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与沿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社区等广泛开展共建合作,在项目沿线形成凝聚人心、服务发展的强大引擎,用“党建链”串起“发展链”,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五、实践路径
(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做“两个维护”的“捍卫者”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活动载体,筑牢“红纽带”信念、延伸“红纽带”阵地。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支部书记、先进典型等宣讲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宣讲,组织参建单位和支部党员开展“阅读红色书籍 坚定党员信念”读书交流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组织党员赴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蓟州区烈士陵园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天津轨道交通历史陈列室,深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组织团员青年到中华武林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树牢建好民心工程的强大信念。
(二)扎实推进中心工作,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引领力量,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带工建,着力破解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和重难点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深度融合。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成立津静一期前期工作特战队、制梁突击队、桥下结构先锋队、架梁突击队等,组织参建单位开展独流减河施工防汛应急演练、消防演练、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演练、“大干180天劳动竞赛”、焊工技术大比武、津静市域(郊)铁路工程技术大讲堂、联合市政公路协会开展津静市域(郊)铁路工程建设技术交流会、开展“节日施工我在岗”行动等,攻克关键工程节点,助力项目重难点问题解决,高质量实现桥通、轨通、电通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基于能量路由器及协同控制的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绿智融合示范工程,构建国内首个以能量路由器和协同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全生命周期节约电费约2700万元。
(三)坚持为民服务为民解忧,做人民群众的“服务者”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红纽带”主动担当精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迎战“奥密克戎”关键时期,党员同志带头服务,为核酸筛查搭建帐篷、安装应急灯、维持秩序,为医务人员提供热水和温暖的休息场地,并捐赠急需防疫物资。每年高考期间,支部党员同志们赴静海一中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免费提供矿泉水、消暑药品、应急通讯等服务,为考生们加油鼓劲。对因施工导向造成的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增设临时人行通道,优化施工方案,精武镇京华东道和静海团泊大道部分提前退路于民,保障附近居民正常通行。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定为泄洪区,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响应市国资委和轨道交通集团号召,积极发挥“红纽带”党建品牌作用,组建由多个单位百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在最关键、最危险、最紧急的时刻,冲锋在前、实干在前,筑牢江河堤防,确保行洪安全,彰显了国企担当。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牵头编制《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实施细则》,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为依托,以开具工程款支付担保、缴纳工资保证金、设立监管账户、实名制用工、公示维权信息等措施为抓手,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荣获国家铁路局“2022年度铁路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标杆工地”荣誉。
(四)打开党建共建新格局,做协同发展的“助力者”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结合地域特点,开展“红纽带”进项目、“红纽带”进社区、“红纽带”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联合属地党支部在萨马兰奇纪念馆园区内开展以“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市域建设、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植树节党建共建活动,大家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团泊生态保护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属地企业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同心共建协同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考察协和医院展厅、津铁·镜界项目,为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举办“轨道交通开放日”,组织媒体和属地亲子家庭、优秀大学生代表、社区工作者及优秀居民代表试乘津静市域铁路,让周边居民切实感受天津首条市域铁路建设成果,有效扩大了线路的社会影响力,为正式运营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五)树立底线思维和廉洁意识,做廉政守法的“示范者”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与各参建单位建立“红纽带”,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把《廉洁故事大家讲》、每月一案、保密纪律等纳入支部每月学习内容,对全体参建单位提出廉洁从业工作要求,各参建单位现场递交《廉洁承诺书》,确立了建“红纽带”、树“廉洁工程”的目标。组织各参建单位党支部在项目各标段张贴廉洁公示牌,公布举报联系方式和二维码,聘请各参建单位人员担任“监督员”,充分发挥各方监督作用,铸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强化“红纽带”廉政监督作用。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廉政监督工作座谈会,与市人民检察院举办“检企共建 凝聚合力”党建共建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轨道交通集团廉洁文化教育阵地,有效推动市域铁路党风廉政建设,支部党员拒腐防变、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实施效果
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融入工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建设”的思路,持续推进缔结“红纽带”品牌工程,在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全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在重大事项前的把关定向作用。党组织全面参与市域铁路公司“三重一大”会议决策研究,作为我市首条市域铁路,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同时也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首次以社会资本身份参与的轨道交通项目,市域铁路公司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前置审议职能,支委会前置审议市域铁路公司各项决策,有效保护出资人权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保障攻克突破重难点。党支部靠前指挥,成立攻坚克难党员突击队,全力以赴保“进度”。面对前期征地拆迁协调难度大、施工关键环节难题、资金紧张等棘手问题时,党支部全面协调统筹,专题研究,专项协调,克服建设资金缺口等困难,如期完成前期工程全部停电迁改项目,完成独流减河大桥全桥合龙,全线“桥通、轨通、电通”、静态验收、试运行等多个关键节点,为今年顺利通车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工期保障。
三是充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冲锋一线保障质量安全。党支部严格落实集团“三位一体”安全机制,以独具特色的“360”安全管控体系为支撑,建立市域铁路公司安全质量生产机制,成立9个安全管理小组和1个督查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编制《市域铁路公司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每周对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全线所有标段开展专项检查,制定“5定巡查法+旁站制”加强日常排查整治,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排查整治行动,确保了工程建设安全稳定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