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服务 > 运营动态 > 运营公告

日行万步护通途 精检细修筑平安津铁工程技术公司全力打造桥隧结构维保专业化团队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运营集团

 

津铁工程技术公司桥隧维修部自2016年组建以来,始终以“安全零隐患、运营零事故”为目标,依托扎实的日常管理、严谨的结构检修、高效的应急体系,累计保障地铁桥隧安全运营3285天,巡查里程突破3.3288万公里,处置结构病害超3416处,用数字诠释责任,以行动筑牢防线。

“铁脚板”踩实每一寸结构安全

为强化管理监督,桥隧维修部建立了“三级巡查机制”,组建含4名专业技能操作人员、8名工长、4名技术骨干的技术团队,引领运维队伍将工作区域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在巡查管理方面,严格推行“日巡检、周报告、月评估”的工作制度。人工巡查采用“敲、测、记”传统三步骤,年均完成高架桥梁敲击检测1.254万次、隧道衬砌结构测量10.477万环,数据记录完整率100%。2025年累计发现并处置螺栓松动、混凝土剥落、渗漏水、胶条处置、护板加固等病害468项,整改闭环率98.5%,以“铁脚板”踩实每一寸结构安全。

“透视眼”找出一张纸厚的误差

桥隧维修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修早修小”原则,开展结构专项检修,覆盖9号线、静海线的107.86公里桥梁、5、6、9、10号线的225.98公里隧道,采用人工复测+仪器校准双模式,年均完成桥梁数百跨结构养护、隧道渗漏点封堵576平方米、混凝土裂缝注浆428延米,沉降监测精度控制在±0.1mm以内。创新“季节性专项攻坚”模式,雨季前完成排水管清理3054处,冬季开展伸缩缝防冻维护658处,确保结构“冬病夏治、未雨绸缪”。

“好本领”筑牢高架钢筋铁骨

桥隧维修部秉持“精准维保、长效焕新”理念,在地铁9号线高架桥大修工程中,对9号线区间40.53公里高架段实施系统性升级,覆盖15座高架区间桥梁附属设施。他们运用精湛的技术,完成罩棚内部立面檩条打磨刷漆122.38平方米,自修复防水涂层更新989.3平方米,桥体裂缝修复超2.304万延米,变形监测精度达±0.1mm。他们采用“气候响应式养护”模式,汛期前完成排水管维修更换6455延米,寒潮前完成658组伸缩缝抗冻强化,同步焕新声屏障及护栏立柱1.102万平方米。

“急先锋”保障地铁平稳运行

为应对突发险情,桥隧维修部构建了“30分钟响应圈”,细化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涵盖防水挡板、速凝材料、大功率抽水泵等50余类抢险物资,并实行“双库双检”机制,确保物资完好率100%,组建4支专业化抢险队,配备4名具有结构抢险经验的技术骨干。每季度组织隧道涌水、结构变形等实战演练,模拟“险情上报—封闭管控—快速处置”全流程,重点强化沙袋围堵、注浆止水等十余项实操技能,年均开展应急培训12场,覆盖防汛抢险、结构临时支护等多类科目,参训人员超120人次。

“大数据”助力维保提质增效

桥隧维修部依托自主研发的桥隧健康管理平台,整合数万条历史检测数据,构建“一桥一档”“一隧一策”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体系。同步引入高精度无人机检测、三维激光扫描和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逐步实现地质风险自评估、病害趋势智能预测等功能,推动桥隧维保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跨越,为运营安全构筑起全天候技术防线。

未来,津铁工程技术公司桥隧维修部将继续以“精检细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守护好城市轨道交通的生命线,用每一天的坚守、每一组扎实的数据,守护好市民乘客的平安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