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服务 > 运营动态 > 运营公告

“坚守 笃行 温暖 奉献” 运营集团护航上合路的“打更人” ——系列报道(三)

发布时间:2025-09-24  来源:运营集团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运营三中心提前谋划部署、高效统筹推进,全面抓实抓细行车组织、安全巡查、服务优化等关键保障环节,全力护航峰会期间轨道交通平稳有序。保障过程中,一大批冲锋在前、恪尽职守的优秀员工脱颖而出,他们以严谨态度把控每一个运营细节,以暖心服务回应每一位乘客期待,以坚守担当诠释轨道交通人的使命与责任。

深耕保障提效能 全力护航显担当

高泓,女,37岁,中共党员,运营三中心5号线文化中心站区党支部书记、站区长。自峰会保障工作以来,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文化中心站区最繁忙的点位。面对保障车站多、任务重的特点,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积极落实大活动“五维攻坚”保障工作。她以 16 字服务文化为核心,带头制定车站运营保障方案,靠前洞察需求,精细调配资源,各岗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为优化车站服务环境,她多次实地查看走行路线,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牵头优化文化中心站指引标20余处,对接城管委等相关单位解决西南楼站外私家车停放秩序问题。为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她坚持每天巡查安检点位,聚焦乘客需求,分析服务短板与不足,建立“安检——站务”工作联动机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安检效率与安全双兼顾。将实干精神融入保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以细致服务温暖出行路。

“寻常事”做出“不寻常”的细致

沙黎明,女,31岁,中共党员,现任运营三中心9号线中山门站区技术管理。峰会保障筹备期,她从管理模式、环境卫生、服务标识、设备设施、工程基建、人员精神面貌六方面梳理问题,形成环境整治问题台账1200余项;针对核心站,每周组织开展深度清洁20轮,全面更新海报框、公告栏等标识累计1140多处。同时,她绘制“一站一口一图”,创建十一经路站“环保主题客服中心”,将其打造成9号线环境整治示范站。峰会前两个月,她带领站区148名员工进入“战备”状态,开展急救技能、服务礼仪、双语沟通等专项培训。针对客流峰值预测、客运组织优化、应急场景处置等重点环节,她组织开展全真模拟演练,形成标准化保障预案。从车站环境到人员部署,从应急物资的准备到客运组织的优化,沙黎明始终将“全力保障运营工作平稳有序”的责任扛在肩、守在心。

精检细修护盛会  匠心坚守保安全

靳华尚,男,33岁,运营三中心5号线机电综合维修室技术管理。自峰会保障筹备工作启动以来,他带领团队全面投入所辖车站设备排查与整治工作,覆盖308部自动扶梯、80部直梯、100余处风井、26座车站制冷设备,系统推进各项保障任务。他科学制定维保计划,高效统筹资源调配,针对天津宾馆等核心重点车站,组织开展电梯设备全覆盖、地毯式排查与深度保养,并对全线直梯井道玻璃进行深度清洁,实现峰会期间电梯设备零故障运行。面对风井周边环境治理任务,他不畏夏季高温,带队逐一对站外风井设施进行实地踏勘,建立详细台账,倒排工期,顺利完成风井硬化及环境整治工作。此外,他还组织对站内制冷设备进行全面摸排,通过精准调控,保障站内温度稳定,显著提升了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峰会保障期间,他始终坚守一线,用专业与汗水践行责任,用最高标准迎接八方来客。

票务保障“急先锋” 以细致守护出行安全

刘瑶,男,29岁,中共党员,现任运营三中心9号线塘沽站区技术管理,主管票务与委外工作。他始终坚守“票务零差错,紧绷安全弦”的工作原则,峰会保障启动前,他牵头制定《票务安全专项检查表》,将自动售票机运行、闸机灵敏度等12项关键环节拆解明确,形成检查标准;针对委外人员开展3轮“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专项培训,覆盖票务操作规范与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工作人员技能过硬。保障期间,刘瑶每日对10座重点车站开展“票务+安检”双巡查:上午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核对票款对账数据,下午督查安检规范与应急响应,以全流程把控的态度,为乘客顺畅出行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