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保护区是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划定的特定空间范围,该区域实行分级管控,分为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保护区内新建、挖掘、爆破等作业需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经审批。近日,京滨铁路东丽特大桥上跨地铁6号线架梁施工圆满完成,该工程位于地铁6号线南孙庄—南何庄区间运营线路正上方,需要进行保护区监护工作。为确保运营安全,由新线工程管理中心牵头,调度指挥中心、津铁供电公司、津铁工程技术公司等单位协同配合,实现了跨越地铁运营线路架梁施工“零事故、零延误”的目标。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在运营单位不停运的情况下施工的应当制订安全防护方案。前期,新线工程管理中心积极与施工单位对接,针对此次施工中面临的三大挑战制定靶向举措:一是针对上跨地铁运营正线,施工精度要求极高的问题。新线管理中心强化源头管控,组织专家团队对施工方案进行专项论证,重点针对梁体吊装、异物侵限、高空坠物等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新线工程管理中心会同调度指挥中心等部门编制运营保障方案,并全面辨识施工风险,总结提炼出8类风险点、5种险情描述场景。二是针对作业空间受限,施工组织难度大的问题。新线工程管理中心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建立“建设方+施工方+运营方”三方联动机制,派驻专业技术团队全程驻场监督,严格执行夜间天窗作业制度,优化施工工序安排,每日开展轨行区“拉网式”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针对夜间天窗时间短,工期压力紧张的问题。新线工程管理中心不断完善应急保障举措,制定多场景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实战演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置。
此次施工保护区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检验了新线工程管理中心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作为轨道线路安全的守护者,新线工程管理中心将持续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深化多专业协同机制,将安全理念贯穿保护区管理全过程,为地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